考取注冊會計師是我們財務人員努力的終極目標,在注冊會計師的6門專業階段考試科目中,《會計》科目是一門極有難度的科目。今天,筆者就與各位朋友先一起復習總論相關的知識要點吧。
問題1.會計的定義是什么?
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運用專門的方法,對企業、機關單位或其他經濟組織的經濟活動進行連續、系統、全面地反映和監督的一項經濟管理活動。具體而言,會計是對一定主體的經濟活動進行的核算和監督,并向有關方面提供會計信息。
問題2.會計5個基本特征是什么?
會計是一種經濟管理活動;會計是一種經濟信息系統;會計以貨幣作為主要計量單位;會計具有核算和監督的基本職能;會計采用一系列專門的方法。
問題3.財務報告目標是什么?
我國基本會計準則明確了財務報告的目標,規定財務報告的目標是向財務報告使用者提供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有關的會計信息,反映企業管理層受托責任履行情況,有助于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作出經濟決策。
問題4.會計基本假設包括哪些內容?
會計基本假設是我們學習會計必須掌握的重要知識點,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會計主體假設;2.持續經營假設;3.會計分期假設;4.貨幣計量假設。各部門具體含義如下:
1.會計主體假設
會計主體,是指企業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空間范圍。會計主體不同于法律主體。一般來說,法律主體就是會計主體,但會計主體不一定是法律主體。會計主體界定了會計核算的空間范圍。
2.持續經營假設
持續經營,是指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企業將會按當前的規模和狀態繼續經營下去,不會停業,也不會大規模削減業務。
3.會計分期假設
會計分期,是指將一個企業持續經營的生產經營活動期間劃分為若干連續的、長短相同的期間。
4.貨幣計量假設
是指會計主體在財務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時以貨幣計量,反映會計主體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
問題5.什么是權責發生制與收付實現制?
凡是當期已經實現的收入和已經發生或應當負擔的費用,無論款項是否收付,都應當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計入利潤表;凡是不屬于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款項已在當期收付,也不應當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
以上時權責發生的內涵,實務應用中,企業會計的確認、計量和報告應當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政府會計中的財務會計和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采用權責發生制。
收付實現制以收到或支付的現金作為確認收入和費用等的依據,在實務應用中,政府會計中的預算會計采用收付實現制。
問題6.會計信息質量要求有哪些方面?
會計信息質量要求主要有以下8大方面,分別是:
1.可靠性;2.相關性;3.可理解性;4.可比性;5.實質重于形式;6.重要性;
7.謹慎性;8.及時性。
1.可靠性要求企業應當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為依據的進行確認、計量和報告,如實反映符合確認和計量要求各項會計要素及其他相關信息,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可靠、內容完整。
2.相關性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與投資者等財務報告使用者的經濟決策需要相關,有助于投資者等財務報告使用者對企業過去、現在或者未來的情況作出評價或者預測。
3.可理解性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清晰明了,便于投資者等財務報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4.可比性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具有可比性。
5.實質重于形式要求企業應當按照交易或者事項的經濟實質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不應僅以交易或者事項的法律形式為依據。
6.重要性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反映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有關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項。
7.謹慎性要求企業對交易或者事項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時應當保持應有的謹慎,不應高估資產或者收益、低估負債或者費用。
8.及時性要求企業對于已經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應當及時進行確認、計量和報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