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 id="c2qqw"><object id="c2qqw"><blockquote id="c2qqw"></blockquote></object></rp>
  • <dd id="c2qqw"><pre id="c2qqw"><dl id="c2qqw"></dl></pre></dd>
    <tbody id="c2qqw"><track id="c2qqw"></track></tbody>

    ?
    北京財科學校 400

    ? ?
    考試聚焦
    注會全日制班:
    2020面授班

    2020屆注會面授班
       2020年注會全日制面授會取證一路暢通,注會頂級名師教學。>>詳情

    注會周末班:
    2020注會考試面授培訓

    2020年注會早備考
      2020年注冊會計師考試周末面授培訓,早備考贏考試…>>詳情

    關注財科
    關注北京財科學校

    微信掃描二維碼
    關注北京財科學校

    首頁 >> 新聞資訊 >> 財科動態

    審計工作就是突破兩個問題

    發布時間:2019/6/28  來源:網絡  作者:老??磧葘?  點擊數:


        審計工作說復雜也復雜,說簡單也簡單,在我看來,主要就是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不管是審計的定義,還是實施審計項目的目標所在,都是緊緊圍繞這兩個問題展開。

        既然審計工作就是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那么作為審計人員,如何實現兩個問題方面的突破,這不僅需要對審計工作較強的領悟能力,同時需要具有思考問題、歸納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邏輯思維基礎。下面就重點從這兩個方面予以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如何發現問題?

        第一、對審計工作定位的深刻理解。如果是社會審計、國家審計那定位非常清晰明確,但在企業中,內審工作很大程度上決定于控制環境如何,可能有的企業趨向于財務審計,或者管理、合規、風險審計,有的會要求在反舞弊機制建設方面有所突破,所以定位非常重要。

        可以說,定位是開展審計工作基礎和決定因素,主要通過直接領導的工作安排,老板或者高級管理層在各種會議上對審計工作的要求以及一些側重點項目的開展來分析,作為審計人員,一般就會比較精準的掌握老板的想法和對審計的定位。當然,有些老板比較直接,會告訴現階段審計工作主要干什么?以后干什么?會有一個基本交代,那么這就簡單直接,審計人員需要根據老板的規劃、要求進行知識的儲備和積累。

        第二、相關領專業知識的學習和掌握。以前我在要求審計人員去學習和了解一些理論知識的時候,他們總認為過于理論化,說明沒有認識到理論知識的重要性,就像咱們都想進較好的大學去深造一樣,去學習的什么?首先學習的理論知識,理論是來源于實踐,然后才可以指導實踐并不斷完善升級的。作為審計人員,我認為下面的四個方面理論知識是必須掌握的。

        1、財務、會計方面的知識;

        2、內控管理方面的知識。如coso內部控制基本框架、全面風險管理和中國的內控管理體系,《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及其配套指引等;如果是上市公司、央企,國家均有相應的規范予以下發;尤其是內部控制應用指引我認為對于內審人員對內控的細化管理更有幫助。

        3、風險及合規管理方面的知識。尤其是企業如何建立全面風險管理體系,預警機制、合規文化等方面。

        4、管理方面的知識。管理工作千變萬化,在我認為管理越簡單越好,那么作為審計人員來說,風險需要考慮和控制,但一定是要結合管理水平和效率提升的條件下。

        第三、所處企業業務模塊的深入了解。我比較主張的意見是,審計工作的主要突破點就在現場,那么如果你在不了解業務的情況下,你即使出現在現場,也是走馬觀花,發現不了存在的問題,所以審計人員必須要深入生產一線,通過觀察,詢問、記錄等方式方法更加直觀的掌握業務,才能實現問題的發現。

        第四、反映問題的角度。同一個問題,可以從多個角度反映,如何能夠實現反映問題角度的提煉,并從根本上提出問題,這就是審計人員業務能力和理論知識有機結合的體現。

        比如一筆費用報銷,未經相關領導人簽批,從表面上,這是報銷程序的問題,但是否可以考慮費用報銷的審批權限程序管理是否清晰明確?權限設置是否合理?是否存在舞弊的可能性?內控流程是否存在缺陷等等,就需要從各個角度思考,并實現對問題本質原因的突破。

        、如何解決問題?

        第一、分析原因。這是最基本的解決問題的思路,當然需要審計人員透過現象看到本質,不能流于表面,也不能簡單的聽信被審計單位的解釋,需要圍繞問題收集證據,精準突破。

        第二、系統思考。一個問題的發生和出現,往往不是單方面或者獨立的個體或者事件產生,會有前后銜接的部門、或者制度流程的不足、人員對業務的熟悉程度等各種因素綜合的結果。審計發現質量不高的主要原因就是犯了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錯誤,作為審計人員對于問題本身,必須要從內控流程設計和運行、人員素養、業務勝任能力、監督不足等角度去系統考慮。

        第三、要充分聽取被審計單位和專家的意見。審計人員不管你有多專業,水平多高,肯定不如一年四季在那個崗位上工作,或者上下游合作配套員工對問題本身了解的深入。那么審計人員最好的辦法,就是在充分聽取被審計單位意見的基礎上,請教專家,決不能干不懂裝懂的事。

        第四、得到領導的認可和支持。每一個問題的解決,如果得不到領導或老板的認可和支持,那內審工作推動改善和提升的目的就會大打折扣,甚至徒勞無功。在得到領導的認可和支持情況下,尤其在資源保障、效率等方面采有保障。

        第五、跟蹤整改,實現問題閉環。從審計報告效果看,跟蹤整改是最有效的實現問題解決的辦法,因為只有不斷的跟蹤整改、驗收管理的情況下,審計單位才會予以重視,并積極采取措施實現改進。畢竟在一定的管理條件下,問題的整改就意味著人力、成本或者時間的投入,甚至是會削弱某些崗位的權力等。

        第六、績效考核和客觀評價。作為被審計單位,如何有效的進行問題整改,與績效考核有效掛鉤,是比較有效的辦法。當然我一直不太贊同負激勵,我比較推崇正向激勵。當然在一定的企業環境中,必須與公司的績效管理體系相配套和共同作用是最好的。

        有人曾經問我,對被審計單位干的比較好的事項,是否予以肯定和報告中體現,我一直堅持的原則是必須體現,能用數字量化最好;對被審計單位的客觀評價,不僅減少溝通的成本,還可以提升對整改問題的認識和推進力度。

        審計工作是一項確認和咨詢活動,也是一項以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為主導的工作,作為審計人員,需要緊緊圍繞以上兩個問題展開工作,能發現問題是本事,能解決問題才是能力。(更多注冊會計師相關信息請關注www.caikepass.com北京財科學校)

    分享到: 更多
    北京財科學校 | 卓聚網校 | 注冊會計師 | 稅務師 | 中級會計職稱 | 初級會計職稱 | 會計實操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02-2021 北京財科學校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話:4006-199-112 010-60249453 地址:北京市大興區西紅門嘉悅廣場8號樓
    京ICP備05065397號-1 辦學許可證
     

    <rp id="c2qqw"><object id="c2qqw"><blockquote id="c2qqw"></blockquote></object></rp>
  • <dd id="c2qqw"><pre id="c2qqw"><dl id="c2qqw"></dl></pre></dd>
    <tbody id="c2qqw"><track id="c2qqw"></track></tbody>

    扒开内裤吸奶视频在线观看大鸡巴